電動輪椅承載民族的孝道!當父母親人因為行走不便有出行的障礙時,他們需要的也許已經不僅僅是我們的關心和重重保護,借助一臺電動輪椅、電動老年代步車的幫助,讓他們自己走出去,融入到社會當中去。我們可以陪伴他們外出,向他們證明,世界沒有因為他們年邁而遠離他們。
你怎么對待它,它就證明塑造你。電動輪椅不僅界定著殘疾人的物理半徑,還界定著殘疾人的心理半徑。朗尼-比索奈特雙腿癱瘓,但他找到了在輪椅上也能高空跳傘的方法,高調回歸的他認為,“即便身患疾病,你依然活著。絕處逢生不僅是活而已,而是活得有滋味。”某種意義上,坐上輪椅,只是換種方式走路。從“像普通人一樣活著”到“自由自在的生活”,再到“無拘無束的探險”,它給予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對于下肢癱瘓的人士來說,他們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治療、關心和照顧。他們最大的苦惱是與社會的隔絕,這種隔絕給他們帶來壓抑和苦悶,讓他們感覺與周圍人的不同,他們更渴望到室外的世界中去,他們渴望體驗自然,與其他人交流。現在借助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這樣一個有力的輔具,就能滿足他們的很多夢想,能重拾他們以前的自信和快樂。
很多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在放棄使用自行車后,開始駕駛電動三輪車出行,電動三輪車雖然讓老人出行更省力了,但老人畢竟和年輕人是不一樣的,做兒女的只想給父母買個電動車省點勁,卻沒有考慮到電動車存在的隱患。
我們的孝心是不容置疑的,但表達的方式還真得三思,之前在路上見有老人騎一種不一樣的“電動車”,后來才知道那不是時速比較快的電動車,而是老年代步車,智能老年電動代步車是針對老年人群體研發的,它的速度都是針對老年人的特征設定的,底盤低,車身穩,而且操作簡單,送什么都不如送一臺元亨電動老年代步車,這個新生寵兒來的很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