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送走一對來展廳體驗的老夫妻,老爺子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強烈要求過來開給你們看看的,前后左右,很好操作,我想證明我還沒有傻。你們都不讓我買,為什么呀?我每個月退休金有八千塊,為什么不讓我買電動輪椅?”
今天接待了這一家人好幾次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靜。老爺子得過腦梗,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好了,行動非常不方便,十米遠估計需要走五六分鐘,出行都是推著一個手動輪椅,慢慢的一步一挨,他很想買一臺電動輪椅,上午來店里仔細試過了,也開得挺好的,說是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
中午的時候,一位老太太和一位中年男子來到店里,原來是上午這位吳先生的兒子,他對著我們發(fā)了一通脾氣——“你們?yōu)槭裁匆o老人推薦電動輪椅?你們不能為了賺錢就這樣做吧?!你們下午跟老人說,就說他開不了電動輪椅,這個開著不安全,萬一出了什么事故,你們能負責嗎?”我和同事真的是啞口無言,作為兒子,沒有詢問老人是否適合開電動輪椅,也沒有詢問任何和產(chǎn)品有關(guān)的話題,直接就是否定這件事,直接肯定老人一定不能用。
下午,老人家打了無數(shù)次電話要求我們直接送貨上門,可我們不敢賣啊,家里矛盾這么尖銳,我們只好勸說老人,您自己別買了吧,您家里人來給您買才行的。老人相中的就是一款三千多的電動輪椅,卻不能自主決定購買,無助又無奈。老太太一直央求我配合她們演戲——要我直接給老頭判定你開不了。看著試車大廳里老人來去自如的操縱著電動輪椅,或直線或拐彎,開過來時還看看我,如同孩童一樣求表揚求鼓勵,我實在不忍心給他潑冷水,也不敢給人“判定”你不適合開,只好委婉的告訴老人,“只要是電動輪椅,電機和電池這些加起來有點重,您自己拿不動,如果有家人陪同,有人幫著您保駕護航才可以,咱們今天先不買了,行嗎?”吳老先生只能失望的隨著老伴兒離開了,站在電梯門口,老人說了文章開頭的那樣一段話。
什么是孝道?怎樣做才是為了老人好?中老年朋友怎樣才能掌控自己的老年生活呢?有些子女想著老人就呆在家里是最安全的,擔心跌倒、擔心交通、擔心各種問題,殊不知老年人也有社交的需求、也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想證明自己還沒有老糊涂。多一些時間陪同,陪他選一輛安全的代步工具,走出家里這個四四方方的空間,呼吸一下不一樣的空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子女和父母的相處方式,也不是一天之間形成的。父母對子女孩童時期的控制欲,或者說父母和各時期子女成長的界限不清晰,年老以后對子女過度依賴,是不是這些方面導(dǎo)致了許多老人對于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主導(dǎo)權(quán)呢?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我們沒辦法隨意的去揣測別人的生活,但是,今天的這個實例可以引起我們的反思——各個時期的親子關(guān)系怎樣保持平衡?父母對孩子,或者子女對父母,怎樣才是最合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