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澳門主權移交(葡萄牙語:Transferência de Soberania de Macau)指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葡萄牙共和國結束統治澳門的歷史事件。
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在準備登上澳門時托言商船被風浪沖擊縫裂,貨船潮濕,要求借地晾曬,并賄賂了地方官吏汪柏,取得了停靠澳門碼頭進行貿易的權利。1557年正式在澳門定居。1582年(明萬歷十年),中葡訂澳門借地協約。澳葡每年向香山縣繳納地租500兩白銀。1840年鴉片戰爭后,清政府戰敗。葡萄牙借此于1849年后相繼占領了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葡人闖入香山筑新關閘,擅自以此為澳門之界。1887年12月,清政府與葡萄牙王國簽訂《中葡友好通商條約》中確認葡萄牙可長駐澳門管理。從此占領澳門達四百多年之久。 1985年5月,葡萄牙總統埃亞內斯應邀訪問中國,同中國總理趙紫陽就解決澳門問題進行友好磋商,訪問結束后發表聯合公報,雙方決定將就澳門問題于1986年上半年在北京進行談判。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門問題舉行首輪會談。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國葡萄牙兩國政府澳門政權交接儀式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館隆重舉行。 今年12月20日,澳門將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20年來,在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傳承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促進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歷史由來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蠔的繁體字為“蠔”)。后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于《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蛟荒媳倍常巿A如鏡,故曰濠鏡?!睆倪@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于漁民非常敬仰的中國女神天后,又名媽祖。根據傳說,一艘漁船在一個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里航行,突然刮起狂風雷暴,漁民們處於危急關頭。這時,一位少女站了起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停止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后,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后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媽祖。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在后來的四百多年時間里,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澳門回歸 熱烈慶祝澳門回歸二十周年 1999.12.20-2019.12.20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 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那三百年來 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啊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 母親 澳門回歸日也稱澳門回歸節。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 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后,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又一盛事。此后每年12月20日澳門都舉行紀念活動,逢5周年也是新任特首宣誓就職的日子。今天,在澳門回歸20周年這個特殊的日子里, 讓我們祝福澳門這朵金蓮花綻放得更加絢爛 多姿,祝福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